站在2024年度理事长特别嘉奖的领奖台上,刘丽娜的指尖轻轻摩挲着奖杯纹路,仿佛触碰十二年光阴的刻度。敬畏,是她反复提及的年度关键词。从初登讲台的青涩到专业建设的深耕,这位航空运输与工程学院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建设负责人,用匠人般的执着将教育打磨成精密齿轮——每一齿咬合都诠释着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的朴实理念。
突围:
用思想的火花点亮课堂
刘丽娜老师的讲课风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她的课给学生启思叩问、化理成川。她曾获得第三届全国金工/工训青年教师微课教学评优比赛“特优”奖。
在被问到在信息时代,如何让学生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的问题时,她坦言:“和手机‘争夺’学生,是一场智慧的博弈。”面对台下闪烁的屏幕微光,刘丽娜选择用知识的焰火照亮课堂。她的教案没有定稿版,一直在修改,不断地与时俱进。她的“秘诀”是精准备课,内化知识,将前后的知识点关联起来,梳理出思维导图般清晰的逻辑线,再将社会热点化作齿轮组中的润滑剂调节课堂节奏,当AI浪潮席卷而来,她反将技术化为利刃——要求学生用deepseek等AI软件完成课堂互动,化手机为工具,吸引学生深度参与课程教学,巧妙地解决学生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的课堂现状。
深耕:
在无人机专业领域拓出育人航迹
作为学校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无人机专业”)的负责人,在新专业筹备阶段,她实地参访很多企业,多次到外校进行深入调研,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到实验室建设,每一个环节她都与团队成员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实践、论证。
2024年秋,当首批72名新生带着懵懂踏进教室,刘丽娜暗下决心,她要为同学们在低空经济蓝海中锚定坐标。随着实验室建设的不断推进,同学们将会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在实验室进行诸如多旋翼无人机组装调试、多场景下飞行路径的规划仿真等实操内容,将低空物流等前沿领域切实融入教学计划中,以确保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并重。
引导:
让每颗齿轮找到自己的转速
多年的从教过程中,航空运输与工程学院民航机务专业赖同学的故事被刘丽娜珍藏于心。在大家的固有印象中,机务专业是个夏战酷暑、冬熬严寒的“苦专业”,不太适合女生。当赖同学在考研与就业之间犹豫不决,当周遭的声音都在支持她考研时,她找到了自己最信赖的老师——刘丽娜。刘老师帮她剖析成绩与就业形势,为她排解内心的困惑与压力,引导她“保持清醒与自持,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行,这才是真正的内心强大”。最终赖同学坚定了内心的选择,放弃考研选择就业,以扎实的专业素养成功通过了单位的面试,成为一名女机务师,并且通过几年的磨砺,在外界不看好的岗位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自踏上教育岗位以来,刘丽娜怀揣着无比的敬畏之情,精心雕琢着每一堂课,呵护着每一位学生,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情,这份专注与细致,犹如对待一台精密的航空发动机——她深知,那些此刻看似默默无闻、静静转动的知识齿轮,实则蕴含着无限潜能,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绽放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刘丽娜简介
刘丽娜,航空运输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共党员,主讲《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航空发动机原理与结构》等多门课程。
近三年所获荣誉(部分):2022年全国第三届金工/工训青年教师微课教学评优荣获特优奖项;2022年第一届北方国际大学联盟青年教师微课创新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2024年主持结题教指委教改项目1项;连续三年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竞赛获奖多人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批发明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