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经验、发扬成绩、鼓舞斗志,因疫情防控要求再三推迟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2021年度表彰大会于6月1日在图书馆206报告厅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受表彰的教职工代表、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行政部门和直属单位全体教职工。会议由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严贝茜主持。
在过去的2021年,我们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又逢“十四五”开局,也是南航金城学院转设发展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学校不断加强思想引领,党建工作深入推进;专业建设夯实基础,人才培养成果丰硕;积极实施人才引培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大教学实验和基础设施建设,校园面貌一新。
学校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工作、默默付出、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工作中,涌现出了一批作风优良、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业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戴泉晨宣读了《关于表彰2021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颁奖仪式
2021年度考核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他们中有一个个优秀的团队,用奉献铸就卓越,以勤奋诠释追求,用团结描绘梦想。他们中也有一个个优秀的个人,用表率,闪耀着作为一颗平凡螺丝钉的光辉。
2021年度单项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疫情防控是当前学校建设发展的前提,2021年暑期学校疫情防控经受住了考验,校园逆行者们用‘疫’无反顾的担当和拼搏为金城学院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日常疫情防控的志愿者们放弃休息时间,始终坚守一线,共同守护了金城,守护了我们的家园,确保了校园安全和师生健康!
转设重大任务贡献奖
2021年,学校转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转设建设工作也陆续准备到位,这其中,凝聚了很多金城人的辛勤工作和默默付出,他们发扬拼搏和奉献精神,加班加点只为转设工作顺利推进。
专业建设组织奖
专业建设是学校优化结构、体现特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性任务。近年来,在教学科研处的组织统筹下,我校专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会计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信息工程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英语专业获评江苏省星级专业。飞行技术、物联网工程等5个专业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权审核,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专业。
学科竞赛优秀组织奖
在学科竞赛中,他们的精心组织,筹谋规划,我校不断取得令人惊喜的成绩。2021年我校组织了近百场竞赛,其中,国家级比赛获奖达200多项,省部级比赛获奖500余项。
重大教改项目突破奖
我校有这样一批教师,他们勇于突破、敢于创新,以车辆工程、信息工程、土木工程三个专业为试点,实施项目驱动下的专业人才全程KAPIV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2022年,我校两个项目分别获批机械基础/工程训练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立项,这也是我校以主持单位首次在国家级教改课题取得的重大突破。
学生学业指导优秀奖
她们用知识和操守影响一届届CIMA学子。她们勤奋、奉献,带领CIMA学生在BA2和P1全球统考中屡创佳绩。在2020年CIMA基础级BA2全球统考中,2018级商学院会计专业CIMA方向班的三名同学,一举包揽CIMA 2020年中国考区前三甲。
考研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一贯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工作,为广大学子营造良好的考研升学环境。并在考研升学保障管理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闭环管理工作方法,引导和帮助考研学子明确方向,找准定位。机自学院2021届学生考研录取人数再创新高。考研升学和出国留学学生人数达127人,其中录取211工程大学人数占比25.2%,录取双一流大学占比12.6%,部分同学取得了海外QS排名前100高校的offer。
国际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021年,学校在“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发展战略引领下,以本硕直通为依托,为培养更多具有中国情怀、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其中,国际商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 “本硕直通”招生和海外升硕工作成绩显著。
高端人才引进奖
学校始终把培养引进培养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着眼点。为此,学校开辟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适时调整人才引进政策,创造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2021年,学校高端人才引进工作成绩斐然。
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学生工作处紧密围绕征兵工作目标和要求,结合90后、00后学生的特点,利用线上+线下的模式,切实做到征兵工作宣传到位,引导学生投身军营。2021年,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走兵数量位居全校之首。我校人武部连续三年获得南京市警备区“基层武装工作先进单位”。
“四有”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
培养“有事业抱负、有敬业精神、有专业品质、有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学校始终坚持的育人目标。艺术与传媒学院培养出了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叶籽悦、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刘士宜等一批突出践行“四有四业”的学子,在广大学生中产生了榜样示范作用。
继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2021年,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在社会考试项目上取得新突破,职业教育项目学生人数破千,职业教育项目数量创新记录,证书培训项目获得稳步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其中,张金花在社会类考试承接过程中承担了大量工作,王菡在继续教育整体工作中表现突出。
校园服务先进个人
无论三伏酷暑还是数九隆冬,可爱的后勤服务保障人员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不怕食堂工作间的油烟熏烤;不怕一天十小时以上的站立式微笑服务;不怕处理垃圾污垢时的恶臭扑鼻;在意外发生时他们总是挺身而出,守卫着学生安全;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们用爱心关爱着宿舍里的每一位学生,守护着宿舍家园。他们平实无华,但他们却用自己的力量默默地推动着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2021年度获得校外重大表彰和奖励的集体和个人
有这样两个团队,他们在省委教育工委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认真践行学校党委提出的“教师党员先锋计划”和“学生党员红领计划”实施方案,创新性地构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三五”工作法体系,“五+工程”思政育人体系,充分体现了师生党员的先进性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还有这样一个优秀个人,她有高度的原则性,业务熟练,管理有方,带领教务管理人员认真细致对待每一条学籍信息审核和报送工作,做到零差错,用行动维护教育公平。
重大教学竞赛和成果获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在重大的教学比赛中,他们不断进行教学创新,追求卓越,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图学与机械课程示范教学与创新教学法观摩竞赛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在2020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评选结果中,我校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是同类院校中唯一获得一等奖项的高校,并且获奖数量最多。
竞赛导师奖
他们是光,引护着我校青年教师前行,让老师们在重大教学竞赛中获得诸多荣誉。有了他们的指导,我校教师在重大教学比赛中屡屡斩获辉煌战绩。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者情怀。
重大学生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在与诸多双一流高校同台竞技中,他们带领学生无数次挑战自己,突破历史,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把一批批学生送上知识的山巅,推向竞赛的巅峰。在追逐竞赛之梦的帆船上,他们就是紧握船桨的船夫,凭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将学生送达理想彼岸。
领导讲话
理事长曹忠葆代表学校理事会和校领导,对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和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他的讲话主要从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切实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和努力完成2022年的工作任务这三大方面来要求广大教职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形成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沃土,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的坚定根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他指出,我们要善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形成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大学文化自信。他表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治校过程中,逐步沉淀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要对办学历史、办学成就进行追溯和总结,对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大学精神、校风学风进行全面的凝炼和升华,使其具有振奋人心、凝聚力量、锤炼精神、爱校荣校的强大功能。
他强调,高质量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我们一定要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的时代要求,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的教师要立大德,要心怀大爱,要立志成为“大先生”。
他表示,转设是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安全是硬底线。转设转型仍然是今年的重大任务,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始终绷紧安全和稳定的弦,提升管控能力和防范水平,要以高于社会、严于社会的标准和要求,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